首页
关于我们
关于北海救助局
组织机构
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政务通告
工作动态
信息快报
图片报道
救助力量
救助船舶
专用设备
救助航空器
专业队伍
救助信息
救助快报
典型案例
媒体报道
救助指南
救助部署
救助值班
政策法规
“济海”文化
救助文化
《北海救助》
党建专题
党建动态
专题活动
联系我们
文化建设征文二等奖作品- 我们的救助之家
大海,是诗人的摇蓝。像诗人一样的船员,爱这里的大海,因为我们的家在海上。家——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这是辞海的解释。但是我还想加上一句——我们工作的地方,这才把家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救助船员,我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的家——救助船舶。救助船舶是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家,我们称她为救助之家。北海救助局则是我们救助船员温暖的港湾。 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上辈子一定
03
2019
/
06
文化建设征文二等奖作品-为了心中的使命
“履人命救助之职,尽海域平安之责”,是北海救助人肩负的时代使命,这份使命,神圣,光荣,艰巨,伟大。这是党和国家对北海救助人的重托,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北海救助人的期望。 时代在发展,使命在召唤。 为了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北海救助人在狂风巨浪中前赴后继,他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座海上安全保障的钢铁长城,用忠诚在祖国的北部疆海上树立了一座
文化建设征文二等奖作品-苍茫大海,救助文化
茫茫细雨一滴一滴散落到还在沉睡的大地,本来还有些朦胧的天空仿佛被洗礼了一般,变的犹如海面般透彻明亮。迎着这场细雨,我踏上了“北海救101”轮,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却又那么的熟悉,陌生在这新的工作环境以及和学校完全不同的氛围,熟悉在这蔚蓝的海面以及在课本上无数次相知相遇的船舶,就这样,我的工作生涯开始了。 在船上的这些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了。每天似乎都是重复的生活,就像录像般回放,确实无聊
文化建设征文一等奖作品---论救助文化建设中的政委工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一直以来,北海救助局党组高度重视救助文化建设,坚持在救助船舶配备政委岗位,不仅使船员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发展,亦使救助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向前,更形成了“支部建在一线”的优良传统。 救助文化建设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进、沉淀积累,所形
文化建设征文一等奖作品--- 生活怎么过?便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很受启发。第一句,所谓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第二句来自龙应台,“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颗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可以说,前面两句话给文化做了很好的
北海救助局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
为全面总结我局近两年来文化建设工作成果,交流子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经验,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开展,4月16日,我局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杜柠局长主持会议。但乃越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驻烟基层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公休船舶政委、机关全体党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北一飞及驻外救助基地通过视频方式参会。 会议首先公布启用了我局文化品牌标识,表彰了2017年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三好作品。随后,救助船队、北一
在困苦中成长——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让我受益匪浅。习总书记当年16岁就开始下乡,那时作为知青的他还仅算一个少年。高组长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上讲到,人年轻时的经历和思想将会影响这一生。习总书记现在的为人民服务的治国理念就是源于他当年在黄土高坡的吃苦经历。 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生活条件可以看出,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来到一个基本温饱都不能满足的窑洞里,难以想象面临着怎样的窘境和困难。例如
我局再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卓越单位”称号
近日,第十二届全国佳通运输文化建设高峰会在扬州举行,会议对2017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先进进行了表彰,我局再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卓越单位”称号。 2017年,我局深入推进“上善济海守望千舟”文化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廉政文化、安全文化,组织开展基层单位“五个一”建设活动,全面推动我局文化建设体系化、系统化、规范化,为北海救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保障。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作为一名90后,咱们都没有经历过那些年“下乡插队当知青”的岁月。关于那段时间的社会状态,除了《岁月》这本书外,我之前也只在《平凡的世界》书中和长辈们讲老故事时了解过一些。但仅凭这些,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就全都是充满艰难困苦的气息,全是“黄土味儿”。最让我感慨的是,我们党的领袖在青年时代,也是从艰难的环境,曲折的经历和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长期的实践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才真正地理解习近平总书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谈一谈我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四点感受。 在读到雷榕生、雷平生对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描述时,深有感触,我从中学习体会到的精神是,要坚持不断的充实学习,习近平在下乡期间一直坚持劳动,坚持自我磨练,坚持读书,在各个方面不懈努力,自强不息,这些努力与奋斗,为他在当时扎根农村以及他日后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点是,认真对待党组织的培养,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